最近,散文声喧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联合豆瓣读书举行“我的北京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漫谈散文中的北京”分享会举办。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场众博士生导师 、同题《散文中的写作北京》主编张莉,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周晓枫,散文声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小说家、场众编辑韩晓征,同题以《散文中的写作北京》为中心,围绕那些关乎北京的散文声喧文与人展开交流。
书写北京的文章浩如烟海 ,如何凝成一杯,场众是同题《散文中的北京》所做的工作 。这本书中收录了二十七位作者关于北京的写作散文,从《想北平》《苦念北平》《北平的四季》《上景山》《陶然亭的雪》,到《颐和园的寂寞》《老北京的夏天》《我与地坛》《紫禁红》,其中既有北京的日常生活、北方风物 ,也有京味京腔 、北京美食;既有烟火气十足 、喧腾繁华的北京 ,也有四季分明 、郁郁葱葱的北京。
主编张莉将书中所辑录的27篇散文划分为“北京的思与情”“北京的人与事”“北京城的风景”三部分 ,内容涵盖了自现代以来不同代际的作家 。这样遍及过去近百年时间线的选取范围,几乎将个体能够对北京产生的真实感受全然囊括其间,构成了一道从“现代北京”走向“此刻北京”的文学脉络 。
《散文中的北京》主编张莉(中)与作家周晓枫 、韩晓征漫谈此书。
百年北京 ,我们藉由文字返回
要介绍编录《散文中的北京》的初衷 ,首先要讲明白“为什么选择散文?”张莉介绍:“散文是一种包罗万象的、更能和时代生活产生密切关系的文体 ,它强调情感的真实、事件的真实、人物的真实,可以非常直接地传达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 ,而正是对真实的强调 ,才使北京风貌得以在散文中更为真实地保存下来 。我希望在《散文中的北京》中用最日常、最朴素的语言。一是让大家理解散文这种文体,它自由 、亲切 、平易近人、人人都可以写;二是认识北京,了解北京 ,了解我们所在的这个城市。”
青少年眼中的北京是窥可见北京面貌的窗口 ,今年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就是“我读到的北京”。要是北京是一本书,青少年朋友会如何阅读它的风物 、它的风景、它的风致、它的生活 ?张莉表示 ,“作家们写北京,就像是一场众声喧哗的同题写作。北京道不尽 、说不完,写北京的作品也是汗牛充栋 ,因此年轻人也不该被固定的写作标准套住 。”
以“北京的思与情”“北京的人与事”“北京城的风景”三部分串联起北京图景的编排思路离不开张莉在编书过程中与周晓枫的无数次交流沟通。要是仅仅按照时间顺序,直接从1919年排到2022年